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2025-04-05 18:29:06
并针对金昌电网内110千伏及以下线路运行特点,对设备情况等开展全面排查,根据各线路的负荷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开拓思路,大胆创新电流叠加法的早操试验模式,此方法采用保护试验仪在运行设备电流回路中叠加模拟故障电流量的方式,使装置过流保护、零序保护等线路保护的基本保护正确动作,完成断路器的跳闸、合闸检验。
庆阳市庆城县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当值人员向来宾作基本情况介绍。7月24日,农网改造升级现场,庆阳市西峰区什社镇文安村支书魏诚德翘起大拇指点赞道。
宣传赠阅解决最后一公里大哥您看,安装网上国网APP,可以通过手机查询电费、缴纳电费,查询电量使用情况,还可以办理用电业务,非常方便。这是我拍的烈日下施工的国家电网人。在庆阳公司我眼中的电网人摄影展征集展示活动中,新闻媒体、学生等利益相关方从外部视角看国家电网,用镜头记录自己参观体验中看到的人物和场景。与线下宣传活动同步进行的,还有线上活动。活动中,受理业务咨询120余次,发放宣传册400余册。
合水县鼎诚砼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文昭感激的说。同时,上门走访合水县鼎诚砼业有限公司、天兆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征求大用户、社区居民对供电服务的意见和建议,赠送《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19社会责任报告》和省公司年度履责行动书,并安排技术人员为企业用电设备进行义诊。相比于传统配电侧重在配电系统的建造上,常常利用冗余设计来确保系统的连续性,且主要关注项目是否能成功交付,智能配电系统可以伴随数字化技术的渗透,实现从设计阶段、建造阶段、部署阶段、使用阶段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让每一项资产、每一个传感器都得到数字化监管,获得在线诊断,从而实现对整个系统全生命周期的监控与管理,达成预防性维护,最终实现精细化的管理、改善可靠度、提升电能质量,并优化整个能源的效率。
而电气设备几乎覆盖其所有关键行业,不管是信息、融合还是创新基础设施,都以电力为核心能源应用形式。这证明了一个无可置疑的结论:后疫情时代,配电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不可不为!配电数字化转型,缘何如此重要?如果说新冠疫情给2020年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那么新基建就是与之对抗的强大拉力。在近日举办的施耐德电气2020年创新峰会上,数字配电正当时是其智能配电峰会的核心关键词。张宗明认为,企业要实现这些价值,达成供配电系统的数字化转型,必须提前部署好三件事:首先,配电设备必须从原来的哑设备变成能感知环境和自身状态的互联设备,即实现中压设备、低压设备、强电设备、弱电设备等底层设备的互联互通。
近年来,通过对架构平台的不断升级,施耐德电气逐步对作为数字化部署核心的底层产品进行完善,并在边缘控制层逐渐完成可监控到可跨系统、跨云边控制的转变,进而通过应用、分析及服务对大数据的利用,形成对系统的全局洞察和场景的全景覆盖。施耐德电气作为能效管理领域的领军者,将通过打造更多智能产品、软件和服务构成完整的智能配电解决方案,从而创造一个电气新世界。
第二,在边缘控制层从监视进化到控制。如果以项目周期来看,人的转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是在营销阶段,传统的销售方式会发生变化,千言万语比不过一个数字化demo的场景展示;第二是在交付阶段,智能化、数字化的交付,会构筑起新时代配电玩家新的护城河;第三是在服务阶段,数字化项目的交付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后期的服务能创造更大的价值。毕竟,目前还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大包大揽的提供客户所需要的所有设备,如果不同厂家的设备之间不能互通,那就会造就一道道数字鸿沟,无法实现设备、系统之间广泛的连接。由此,电气行业同样需要顺时取势,通过加速与数字化的融合,帮助更多企业高效构建更具韧性的供配电体系,作为其应对挑战,从容发展的有力支撑。
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却给这种传统场景做了一次极限测试如果运维人员无法及时复工怎么办?又或者该如何保证前线运维人员的健康安全?当然,疫情只是偶尔进行一次期末大考,配电领域的日常测验可不少,比如用户对用电可靠性期望的不断提高、分布式能源入网带来配电系统复杂性的日益增加、相关政策对能源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逐渐严格等等面对同样的考题,有的考生手忙脚乱,有的却显得游刃有余。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将数字化的智慧之翼,武装在配电系统上,以此优化传统配电系统不能亟待优化的供电连续性问题,创造出新的价值,迎接更加数字化、更加电气化的时代,是施耐德电气始终在思考的问题。过去,如果某栋建筑或某间工厂意外出现电力系统故障,运维人员必定会即刻奔赴一线,加班加点,保障人们的生产生活尽快恢复正常。那么既连接能源电力生产、又连接能源电力消费的配电系统无疑将成为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然而,这些创新的产品只是数字化的载体,客户真正需要的不仅仅是数字化的产品,而是适合自身发展的数字化转型。在创新峰会期间,施耐德电气副总裁、数字能效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张宗明对此表示,当前大火的新基建,是以信息化和电气化为核心。
施耐德电气邀请了业内众多专家与企业代表,围绕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纵观那些能够从容应对挑战和危机的企业,他们都有个共同点那便是在企业供配电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良好甚至卓越的成效。
写在最后电力作为当下最为高效的能源形式,对支撑全社会的正常运转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电气数字化转型将能够在节能增效和低碳化方面贡献力量,从而助力绿色可持续发展。基于不断完善的中低压一体化及强弱电一体化解决方案,今年,施耐德电气继续发力创新,在配电资产的预制联接、配电系统的综合治理、行业应用的边云融合、配电场所的全景营维四个方面取得突破并形成应用型方案,结合对创新研发和人才培养的更多投入,构建数字配电新生态,进一步助力客户提升对供电可靠性和连续性的保障,实现预测性维护,并在能效和可持续性方面得到更大提升。从人本的角度出发,也是施耐德电气解决方案不同于其它竞争对手的独到之处。第三,在应用、分析及服务层关注全局与全景。在这个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撬动整个生态圈的力量。那么转型和产品差在哪里?张宗明对此解释道:施耐德电气坚信,智能配电若想让客户感受到价值,最核心的驱动力是人的变化。
过往,传统的监控系统很多时候只是在做边缘监视;未来,边缘控制不再仅仅是可监视这一种功力,智能配电系统中的边缘控制,可理解为兼具可监视、可控制、可跨系统、可跨云边。打个比方,就好比我们去看病,需要的并不只是医生开给我们的药,而是通过治疗来治愈我们病痛的结果。
构筑智能配电的新护城河在峰会上,施耐德电气重磅发布了其新一代预智低压成套设备和新一代ComPacT NSX塑壳断路器,环保型中压环网柜RM AirSeT和SM AirSeT及环保型中压充气柜GM AirSeT,继续用这些产品引领配电领域的全面革新二产中,制造业用电同比增长1.0%,增速由负转正。
南网能源院能源供需研究所所长助理蒙文川表示。疫情影响越来越小,很多电动车都重新上路,充的电自然就更多了。
17月广东制造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增速达9.4%,拉动用电的贡献率高达94.2%。对于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广东而言,高新技术行业用电增长,带来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今年以来的首次转正,同比增长0.7%,其中7月当月同比增长7.1%。该平台运营总经理彭科表示。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万辆和9.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6%和19.3%,迎来年内首次正增长。
南方五省区充电基础设施市场占有率排名第1的顺易充平台提供的数据显示,7月充电量达1404万千瓦时,这是自2月疫情严重蔓延以来,连续5月实现充电环比增长。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未来用电,仍旧具有极大潜能。
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云总裁邱跃鹏认为。新基建的发展,提升了用电量,促进了疫情下的经济复苏。
数读南方五省区用电量● 7月,全社会用电量13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2%17月,南方五省区● 第一产业用电同比增长10.0%● 第二产业用电同比增长0.2%● 第三产业用电同比增长0.4%● 居民生活用电同比增长11.8%高新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同比增长● 5月同比增长6.8%● 6月同比增长10.7%● 7月同比增长10.8%● 高新技术行业用电7月当月同比增长7.1%●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连续6个月保持10%以上高增长● 广东17月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增速达9.4%。在总体用电增速数据全线正增长的背后,折射出五省区产业复苏怎样的情况?高新技术、数字化产业用电高速增长南网能源院能源供需研究所对数据作进一步细分。
31个子行业中,有8个行业实现正增长,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占全网全社会用电量9.7%、3.9%,拉动用电贡献率分别为55.9%、17.5%,支撑作用明显。充电桩新基建的建设与完善,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贡献了力量。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增速达16.6%,成为拉动服务业用电恢复增长的主要动能之一。新基建让实体经济在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时更有韧性,在后疫情时代也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海南联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5G网络已经在全省各个市县开通,并在智慧旅游、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园区、智慧交通等行业率先实施5G应用,将在年底开通2500个5G站点,实现各市县城区5G独立组网网络连续覆盖。因此,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应用促进会秘书长范永军才感慨,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企把建设和布局充电设施当作一种新的竞争手段。
在三产服务业中,与数字经济相关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连续6个月保持10%以上高增长,其中互联网数据服务业用电增速高达128.9%。分产业看,17月,南方五省区第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分别同比增长10.0%、0.2%、0.4%、11.8%,其中二、三产增速首次转正。
与新基建密切相关的高新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强劲反弹,5、6、7月分别同比增长6.8%、10.7%、10.8%。这些高新技术、数字化等与新基建密切相关的产业用电高速增长,反映了新基建正成为引领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发表评论
留言: